先進技術
醫以濟世,術貴乎精。
自立院之初,省醫人勇攀醫術巔峰,并注重薪火相傳,在實踐中提升、傳播。新中國成立以來,醫院不僅創造了多個全省第一,還多次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共和國醫療史的記錄簿上,引領醫術發展。1951 年, 山東省第一例賁門癌切除胃食管胸內吻合術成功。
1952 年, 泌尿外科在省內首次成功實施膀胱全切除手術。
1954 年7 月26 日,胸外科為一重癥縮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了心包剝脫術,是山東省首例成功的心臟手術。
1955 年11 月,胸外科成功實施了未閉動脈導管結扎術,為我省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開創了先例。
1956 年,泌尿外科在省內首先施行腎盂沖洗術治療乳糜尿。
1959 年,泌尿外科在國內首創施行人體淋巴管造影獲得成功,獲省科研一等獎。
1961 年,小兒科率先在省內開展“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導管檢查”。
1961 年,神經外科在我省首次開展高血壓腦出血病手術治療成功。
1962 年,呼吸科在國內首創肺導管留置注藥治療肺膿瘍,使90% 的肺膿瘍病員免除手術。
1962 年,泌尿科開展對淋巴管造影的研究,創立了絲蟲病性乳糜尿的發病新學說, 否定了國際上通行的胸導管阻塞學說。
1962 年,普外科開展的全省首例“左半肝葉切除術”獲得成功。
1962 年,山東省爆發地方性疾病,兒科團隊確診其為“克山病”,并摸清了山東省克山病的發病分布情況,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
1963 年,心內科在全省首先開展腎動脈造影。
1964 年1 月24 日,成功應用深低溫半身體外循環自肺氧合技術施行了我國首例法樂氏四聯癥根治術。
1972 年,心內科在省內首次使用利多卡因治療和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室性心律失常,獲得良好效果。
1972 年,小兒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小兒右心造影。
1978 年9 月10 日,成功地施行了“原位同種異體肝臟移植”手術,是全省第一例器官移植手術。
1978 年10 月21 日,成功施行了山東省第一例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1980 年9 月,成功施行了山東省第一例二尖瓣置換術。
50 年代,護士在醫院花園怡心亭前,與胸外科成功施行未閉動脈導管結扎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合影,該手術在我省開創了先例。
20 世紀50 年代,醫院放射科連世海首創“連氏鉗”為患兒夾取膽道蛔蟲技術享譽國內外。
1960 年,泌尿外科在省內首次成功切除了難度較大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1973 年7 月,醫院建立纖維內鏡室,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纖維胃鏡及纖維結腸鏡檢查術。
1976 年,泌尿外科在省內首先施行了“自體腎移植手術”,用來治療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獲得成功。
2003 年11 月,婦產科遺傳研究室發現25 例人類罕見的染色體異常核型,經專家鑒定,為世界首次發現。
早期膽道閉鎖肝移植
早期體外循環心臟手術
早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1992 年5 月15 日,世界首例“宮腔配子移植嬰兒”在醫院降生,體重2250克。該成果填補了我國生殖醫學助孕工程領域中的一項空白。
2003 年11 月,婦產科遺傳研究室發現第25 例人類罕見的染色體異常核型,經專家鑒定,為世界首次發現。
小兒心臟科在全國較早開展了介入治療小兒先心病。
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I 型主動 、經胸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等技術國內領先。
兒外科應用機器人“伊索”輔助完成腹腔鏡及胸腔鏡手術,是大陸首例。
器官移植二科是省內唯一有能力獨立開展親體供肝活體肝臟移植的醫療單位,肝移植數量和質量均居省內領先地位, 成為國內開展LPD 技術最大的中心之一。
胸外科在國際上首創“手輔助胸腔鏡食管癌切除術”。
小兒心臟開展的兒童起博器安裝術搶救和治療急慢性緩慢型心律失常技術。
消化科胃鏡下胃固有肌層占位切除術國內領先。
2002 年,成功完成了超低溫保存的離體 81 天的斷指再植,突破了當時世界上離斷手指保存 96 小時再植成活的記錄。
2010 年 9 月 17 日,在醫院小兒外科、心外科、小兒心內科等 10 余個科室 24 名醫護專家組成的救治團隊的密切配合下,世界罕見嚴重畸形聯體兒手術分離成功。
2011 年,全國首例射頻消融治療復雜性雙胎,中期妊娠減胎術全國領先。
2017 年6 月8 日,世界首例“體外循環下行左側腎癌根治術并行下腔靜脈瘤栓、右心房瘤栓取出術,同時在心臟不停跳下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2019 年12 月,醫院成功完成全世界第9 例線粒體腦肌病雙側感音神經性聾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作為全省唯一一個具備所有種類器官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醫院活體肝移植技術國內領先,具備心臟移植、肺移植、腎移植、肝移植等器官移植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