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醫療團隊
-
紀洪生
職稱: 主任醫師
特長:圍術期危重病診治
-
靳長俊
職稱: 主任醫師
特長:呼吸病及危重病,擅長診治呼吸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擅長診治慢性阻…
-
鞠遠榮
職稱: 主任醫師
特長:呼吸病及危重癥病,主要擅長呼吸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斷和處理;尤其對慢性阻塞性肺…
-
夏文君
職稱: 主治醫師
特長:血流動力學管理,膿毒癥救治,重癥胰腺炎處理,顱腦外傷重癥監護,ARDS救治,圍手…
-
許春陽
職稱: 主治醫師
特長:膿毒癥、多臟器功能障礙、重癥肺炎、重癥急性胰腺炎、多發外傷、重型顱腦損傷等疾…
-
王春暉
職稱: 主治醫師
特長:急危重癥病人呼吸、循環系統的監護和管理,膿毒癥休克救治,多發創傷的重癥監護,A…
-
李德軍
職稱: 主治醫師
特長:膿毒癥,重癥胰腺炎處理,顱腦外傷,ARDS等重癥疾病的診治。
-
于冬青
職稱: 副主任醫師
特長:膿毒癥、重癥胰腺炎、ARDS、心腦血管意外、急性腎損傷、內分泌代謝急癥等急危重癥…
-
劉濱
職稱: 醫師
特長:診治腦血管意外、腦外傷及神經外科術后重癥患者。
-
韓立會
職稱: 主治醫師
特長:膿毒癥、重癥胰腺炎、多臟器功能不全、ARDS等重癥疾病的診治。
- 2019/11/19 【學術論壇】山東省立醫院成功舉辦重癥醫學菁英高峰論壇
- 2019/10/23 【學術交流】山東省立醫院舉辦山東省“ICU腸內營養中心”培訓班
- 2019/10/11 【醫患溫情】患者不說話我們也會懂——山東省立醫院外科ICU里的“語言”
- 2019/08/29 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肖永紅教授參加外科ICU感染性疾病多學科聯合查房活動
- 2019/07/19 山東省立醫院營養護理學術組舉辦“腸內營養示范病房”創建培訓會
更多科研教學
-
教學工作
作為山東大學附屬醫院,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博士及碩士的培養工作,以及7年制、5年制、藥學系、留學生等的授課及臨床帶教工作,醫院外科系統新職工及進修人員培訓工作,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接納省內外??漆t… 詳細>>
-
科研工作
近年來整個團隊致力于重癥醫學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科研工作穩步推進,學科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主編或參編著作4本,發表各種學術論文30余篇,目前有山東省科技攻關課題1項,其他課題3項。 詳細>>
-
科研成果
鞠遠榮 通訊作者 《Chronic use of anti-reflux therapy improves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ibrosis》 Int J Chin Exp Med 2017;10(3):5805-5810。靳長俊 第一作者 《烏司他丁對博萊霉素誘導大鼠肺纖… 詳細>>
更多健康科普
-
皮膚壓力傷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按時翻身、變換體位的重要性及意義及正確的翻身方法、注意事項。2、告知患者出汗較多、大小便失禁時應及時通知護士給予處理、更換衣物,保持皮膚清潔、干爽。3、告知患者受壓處皮膚如有疼痛、麻木、潮濕… 詳細>>
-
高熱患者健康教育
1、 告知患者如出現體溫升高的早期表現,如精神不振、畏冷、寒戰、肢端發涼、等時,應及時通知護士。2、 告知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可在床上適當活動。注意保暖。3、 告知患者家屬送飯時,應送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 詳細>>
-
腸外營養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不可隨意觸摸、牽拉靜脈導管,保持靜脈導管局部清潔,位置固定,以保證腸外營養順利進行。2、告知患者腸外營養液應12~24小時勻速滴入,護士會使用輸液泵輸入,告知患者不可隨意調節輸液速度。3、告知患者… 詳細>>
-
腸內營養健康教育
1、向患者講解胃管的重要性,不可隨意觸摸、牽拉。為防止脫出,護士會在面頰處給予再次固定,固定膠布不可自行去除。2、告知患者腸內營養的方法及意義,說明早期應用腸內營養是為了盡早恢復腸功能,攝取營養,滿足機… 詳細>>
-
留置導尿健康教育
1、 告知患者導尿管的重要性,以及不慎拔出尿管可能造成的損傷,取得患者 的合作。2、 根據病情鼓勵患者多飲水,有利于防止泌尿系統感染。3、 告知患者翻身、活動時,切勿牽拉尿管,以防脫出。4、 告知患者便意是… 詳細>>
更多特色技術
-
PICCO監測儀
PICCO監測儀是一種簡便、微創、高效比的,對重癥病人主要血流動力學參數進行檢測的工具。利用經肺熱稀釋技術和脈搏波型輪廓分析技術, 進一步的測量血液動力監測和容量管理,并使大多數病人不再需要放置肺動脈導管… 詳細>>
-
血液凈化
把患者血液引出體外并通過一種血液凈化裝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質(毒素),達到凈化血液,治療疾病的目的,這個過程即為血液凈化。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漿置換等,而連續性血液凈化(CBP)、血脂凈化、人… 詳細>>
-
機械通氣
機械通氣是在呼吸機的幫助下,以維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和氧合、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為使機體有可能度過基礎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為治療基礎疾病創造條件。機械通氣是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 詳細>>
-
經皮氣管切開術
經皮氣管切開術是人工氣道的一種,自1546年成功開展第1例傳統氣管切開術以來,歷史上搶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但創口出血、氣道狹窄、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制約著這項技術的開展。隨著經皮氣管切開術的發明以來,… 詳細>>